说到Melbourne的Box Hill,出现在你脑海中的,一定是三个大字“华人区”!
作为墨尔本,乃至全澳,最为著名的华人区之一。
在Box Hill生活的华人华侨,甚至比Local还要多。
当地一直流传着“在Box Hill住了一年英文都变差”的传说,因为在这里生活可以都讲中文。
这也侧面反应了这个墨尔本第一华人区的实至名归。
如今的Box Hill,是这样的:
高楼鳞次栉比,中餐馆遍地开花,
shopping center又亮堂又繁华
但是Box Hill的内涵却其实远不仅限于此。
在Facebook上有一个名为
I grew up in Box Hill
的讨论群组,一些本地的老一辈居民在其中分享了许多有关Box Hill过去的故事。
今日的Box Hill已经周边地区,已经成为了当下墨尔本最炙手可热的区域之一。
动辄突破百万的房价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如果将时间倒回到大半个多世纪以前,如今寸土寸金的地皮上却覆盖大片的果园和农场。
当时的Box Hill,犹如一个独立的小镇。
和今天大家都更多地选择前往Doncaster的Westfield进行娱乐性购物不同,
在1969年Doncaster Westfield开业之前,Box Hill就是附近居民唯一的生活中心。
不论是餐馆、食杂店还是服装卖场,你完全可以在这里寻获所有生活的所需。
今天,Box Hill火车站是许多人所以来的通勤枢纽,
不过当年Box Hill的火车站还是和现在有着很大的不同。
那时的火车站还建在地面之上,是一座红色砖楼。
每一天,车站的闸门都需要通过人力打开让火车通过。
我们现在看到的Box Hill Centre购物中心始建于1974年,
而它当时的名字还叫做Whitehorse Plaza。
虽然在时间上晚于Doncaster的Westfield,但是Whitehorse Plaza却创下了一项全澳第一:
安装了澳洲历史上第一台步行电动扶梯!
当时年幼的孩子们来到商场,乘坐电动扶梯就成为了他们最为热衷的事。
不仅因为新奇,更因为在扶梯的边上有一个绚丽的喷泉。
而向喷泉抛硬币许愿,更是成为了孩子们的另一件趣事。
到了1985年时,全新的Box Hill火车站和扩建的商场一同落成。
自此途经Box Hill的火车由地上转入地下。
而原来的那幢红砖小楼也随着拆除而成为了仅在照片上存在的历史。
Box Hill除了火车,还有墨尔本最具标志性的电车。
109路电车的终点站就坐落在Box Hill,这也是墨尔本最长的电车线路之一。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澳洲第一条由电力驱动的电车线就是由Box Hill始发的!
1889年,Box Hill至Doncaster的电车线开通。
这条坐落于现在的Station St和Tram Rd的轨道线完全由电力驱动,算是名副其实的 “电车” 。
今天在紧邻Box Hill的Mont Albert区,
有一家名叫Healthways Recreation Centre的小俱乐部。
僻静的位置,陈旧的设施,让现在的它显得是那么地不起眼。
但是在50多年前,这曾是无数孩子所留恋的天堂乐园!
在1961年刚刚开业的时候,这里最初的名字还叫做Box Hill Bowl。
而且它也坐拥着仅属于它的一项第一:
不仅是墨尔本第一家保龄球馆,
数十年岁月留下的痕迹,至今依然清晰可见。
在横穿Box Hill的Whitehorse Rd上一座无比显眼的地标
一尊白马雕像
Box Hill所在的白马市(City of Whitehorse)可能算是墨尔本地区最有辨识度的地区市名了,
不过关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可能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白马市的名字正是来源于这尊白马雕像。
最初这尊雕像并不是安置在今天的位置,
100多年前,在现在Box Hill Centre商场的位置,是一座酒店。
而这尊雕像就摆放着酒店的门口,并成为了此地的一个地标。
在1933年,一场火灾将这座酒店付之一炬,
这座雕像在大火中幸免于难,并被移到了今天的所在的位置。
不过这座雕像在1986年的被移至Box Hill市政厅内保存,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雕像其实是个复刻品。
时至今日,作为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Box Hill依然是墨尔本发展得最快的地区。
不仅有着除了市区之外最多的高楼,天际线的高度更是很快就要超过堪培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也许这正是Box Hill百年来长盛不衰的秘密吧。
生活在那里的,基本都是low货。
老韭菜中国难民与发论功聚集地,20多个难民发论功挤在一个破house里过的不如狗
你咋不说住在墨尔本的都是穷人。
一部分来自农村的难民,还有一部分就是叛逃的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