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知道数学一直是澳洲学生非常头疼的科目,并且澳洲学生的数学成绩一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同龄人。
世界经合组织最近的一份国际学生测评报告显示,在参与测评的72个国家中,澳洲的数学成绩仅排在第29位。
但为什么澳洲高等教育领先世界,医学研究、自然科学、信息工程...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而基础教育却如此弱鸡呢?
其实,这跟澳洲的教育模式分不开关系。
澳洲的教育环境是宽容而轻松的,孩子也相应地超级幸福,但是如果想跻身社会精英,进入相对较高阶层,要么更自律,要么去接受更多的课外辅导以辅助基础的公立教育。
与“高考制度“下的中国学生不同,澳洲的孩子在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温水煮青蛙。
就拿基础数学教育来说,它的广度似乎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学前班就引入了分数、概率的概念,但它的深度远远不如国内。当国内学前班的娃娃们能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运算时,澳洲仅仅要求3年级期末完全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大部分华人家长都不愿自己孩子在这样的快乐教育中,被社会偷偷地分层,最终被沉淀了下来...
所以,华人父母们少不了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操心,其实,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最终都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
目光望向孩子,期待Ta成为某某类人的时候,别忘了向外看 — 看看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
马云,一位中国当今的传奇人物,在自己退休后第一时间,召集11位顶尖数学家给他上课,还举办阿里巴巴全球数学奖,设立百万大奖。
他公开表达:“未来的人工智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种通用的语言,未来的数学越来越重要。”
数学的作用简直无处不在,工程技术、物理、化学、科学等等,几乎所有的数理学科,都要以数学为基础。
不仅如此,数学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孩子触类旁通的深度和广度。世界知名教育家让·皮亚杰,提出了“数理逻辑经验”这个概念,并指出它是儿童认知发育的三大经验之一。
近些年,国内一线城市的父母早早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数理思维启蒙,从数独游戏开始,逐渐让孩子接受系统的数理思维训练。
在国外知名私立幼儿园,孩子也要从小接受这样的思维训练。
一份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人类大脑发展曲线图》表明,4-10岁是孩子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期。
过了黄金期,思维能力增长曲线明显放缓。这时,再投入巨额学费,恐怕也于事无补,孩子早已被从小启蒙数理思维的同学远远抛下。
说到数理思维启蒙,偷懒的家长首先想的是加减法计算、数独、魔方,但这些练习方法既枯燥又费心费力,对孩子的思维锻炼效果还不明显。
其实,系统的数理思维能力培养方式远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