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和溥心畬1955年日本合影“南张北溥”指张大千与溥心畬两位先生,二人在友人引荐下相识,从此开始一段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传奇交往,惺惺相惜又相互唱和,合作了多幅作品,成就了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段画坛佳话。
《出则为孔明图》 年代不详《出则为孔明图》描绘了诸葛亮的坐像,画的右上方有张大千隶书题
张大千 《白云绕山图》 1940年张大千的这幅画作,与明清以来所流传的没骨山水相近,属于小青绿一路。画面主峰运用强烈的对比色朱砂与石绿,人物用减笔,做到“远人无目”。树近处根枝分明,远则使用点戳画法,不见树枝。整体画面华丽而有清气,不见俗意。
溥心畬 《雪景寒林图》 年代不详《雪景寒林图》的巧思在于:画雪只用墨染无雪之处,其雪自现。
溥心畬 《奚官调马图》 1948年
韩幹 《照夜白图》 唐代此幅作品中昂首嘶鸣的骏马形象,是溥心畬临摹唐代《照夜白图》而来。画面无背景,只设一人一马,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气氛,恰到好处的留白,给观者以想象空间。
张大千 《白描仕女图》 1944年画中仕女长裙蔽足,双手背握,以淡墨为衣褶、浓墨为束带,线条圆润流利。
张大千 临摹元人供养像图 1941年-1943年张大千临摹《元人供养像图》画中人物均未点睛。图中前者为回鹘供养人,头戴三叉高冠,细眉窄目,蓄八字胡,凝视前方。他身穿皂色圆领团花纹窄袖锦袍,腰间束双带:上为红色束腰带,下为蹀躞带;双手持长颈香炉,站在团云纹地毯上虔诚供养。随后的侍从头戴平顶白色便帽,后垂发辫,蓄八字胡,身穿绿色圆领袍,腰束蹀躞带,双手持仗。
张大千 临摹初唐画璎珞大士图 1941年-1943年画中菩萨头有背光、面有胡须,足踏红莲花,右手抬于胸前,作臂微屈提一净瓶,璎珞满身,其右侧有花枝。
张大千 临摹晚唐伎乐菩萨图 1941年-1943年吹笛的飞天乘着云彩,舒卷着舞带,一幅安详自在的神情。其丰腴的面庞、健壮的体态体现了唐代丰肌秀骨之美。
(本文图文资料综合自长沙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