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肖金成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9号建议的答复》,对辽宁省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进行回复,同意“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积极构建支持家庭生育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激发生育潜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为何是东北地区率先尝试全面放开生育政策?放开生育能振兴东北的经济吗?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对搜狐智库表示,东北地区人口减少有多方面原因,不是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就能解决的,这对经济的提振效果甚微。
肖金成认为,东北地区一方面受气候、经济因素影响,劳动力大量外流,即便放开生育限制也不能保证劳动力就不会外流;另一方面,现阶段育龄群体生育意愿的降低,更多情况下无关政策的限制,而在于生育理念及养育能力的制约。
肖金成指出,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减少,折射出的是区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政策等综合性、系统性问题。经济发展得好,劳动力自然会回流,人们养育孩子的承受能力也会提高,生育率自然就会上升。
肖金成认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来生育率的下降,未来放开生育是必然的,但鼓励生育还需进一步考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多生孩子是理性的,因为喂养孩子成本低,需要靠孩子来保障老年生活。”
对比德国乃至整个西欧社会半个世纪来在鼓励生育上的努力,肖金成认为,中国应该借鉴这些国家的发展思路,同时结合自身的文化和经济条件等制定生育政策。比如学习德国进行财政补贴、基建设施,以及育儿时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