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最新宣布,4月12日起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
(由84%提高至125%,"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
最新数据显示,由于汽油和二手车价格下降,美国3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0.1%。但人们现在根本不关心上个月如何,而是未来。
0.1%的增幅为9个月来最低。与去年3月相比,核心CPI上升2.8%,也是近4年来最低。
但受到关税影响,对衰退的担忧加剧,在未来很可能将抑制消费,提高物价。
白宫确认,加上之前的所有,目前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已达145%。虽然特朗普最新表示,希望和中国达成协议,结束不断升级的贸易战。
中方回应,谈,大门敞开,但拒绝威胁和讹诈,要相互尊重;打,则奉陪到底。
当地时间4月10日晚,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承认,政策存在“过渡性问题”,而“过渡期总会遇到困难”。
他不忘继续威胁,其他有关国家在90天关税暂停期如果无法与美国达成协议,将恢复加征关税。
金融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6月重启降息。
美股只蹦跶了一天,就又再次下跌了。
因市场对美国经济信心下降,投资者纷纷撤出美元资产,转向瑞郎、日元、欧元与黄金等避险资产。
与此同时,疯狂的债券抛售加剧了人们对深度衰退的担忧。
在今天的亚洲时段,美国国债的抛售速度加快,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475%,本周已上涨40多个基点,为2001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根据新规,美国对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的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商品征收的关税,从之前的豁免,变成了30%,现在变成90%,以后据悉还要上调至120%。
它们将被改为T11或T01等传统清关模式——须全额申报并缴纳关税。
对从5月2日至5月31日期间入境的小额邮包,征收每件75美元的关税;
对6月1日之后入境的,征收每件150美元的关税。
美国的做法对电商平台的出货带来了毁灭性影响,涉及所有供应链及产品,小至手机壳,大至大型家电,甚至食品及其他民生日用品都会受影响。
美国海关现在每年处理超过10亿件低价值包裹的入境,其中大部分来自如Shein和Temu等中国背景的网上零售平台。
而依然习惯通过淘宝、京东等购物,再由第三方物流公司集中打包、转运至北美的国内商品的通路也正变得愈发昂贵和不确定。
近期美国方向的转运价格已出现“一日三变”的状况,部分线路的费用甚至已翻倍。
来自中国的商品的运费和关税成本将远超商品本身。
以及最近美国人会发现网上各种购物及付款时,可能结账页面会冒出来一个新的收费项目——Tariff Surcharge(关税附加费)。
如果它的金额占售价比例不低的话,不用怀疑,代表这东西是从中国运来的。
被加征关税的,也不止是中国货。总之,现在在美国,你能想得到的用品,几乎都已经或者即将涨价。
企业是不会自己吞下关税的,一定是让消费者支付。
有支持特朗普的美国网友表示,
"我不明白,为什么购买外国制造的商品时得我们来额外付关税附加费?有没有人能解释下?但注意,以任何方式批评我的总统的话,会被拉黑"。
亚马逊对多个供应商的沙滩椅、踏板车、空调和其他商品的订单在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包括中国、越南和泰国在内的超过180个国家及地区加征关税后被突然取消了。
中国深圳市代表着3000多家在亚马逊经营的中国卖家的跨境电子商务协会表示,“整个成本结构被完全打乱了。想要靠走美国线生存下去会变得非常困难”。
亚马逊上约一半的卖家来自中国,仅在深圳,就有超过10万家亚马逊商家注册,年营收高达353亿美元。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在接受路透社采访的5名中国卖家中,三人表示将提高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价格,另两人则计划完全退出美国市场。
在深圳从事亚马逊销售已有7年的Brian Miller说,
亚马逊上售价20美元的儿童积木,他的公司生产成本原本为3美元,但加上关税后,成本就达到了7美元。为了维持利润率,他至少要将价格提高20%至50%。
"如果情况持续得不到改善,“我实在看不到从中国向美国供货还有什么可行性”。
法新社在北京街头的采访中发现,一些有购买美国品牌习惯的中国消费者则纷纷表示,他们愿意改变消费习惯,转而选择中国国产品牌。
但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他们的选项就不那么多了。
比如美国约85%的钢笔和铅笔产自中国,特朗普拿来签署签署行政令的那支很可能也是。
美国家庭中,仍有三分之一的蒜、一半的低价家具,以及近80%的圣诞玩具是来自中国的。
甚至在美国政府每个办公室摆放着的特朗普画像,其木质画框也是来自中国,因为中国提供了美国高达70%的相框。
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大量包括电脑,苹果手机在内的诸多电子产品售价也一定在未来几个月内会上涨。
过去两周,Costco、沃尔玛等美国商场内,随处可见焦虑的美国消费者在“疯狂大采购”。
澳洲方面,联邦银行最新的家庭支出洞察(HSI)指数显示,3月份家庭支出增长了0.9%,家庭年度支出增长率为5.6%。
其中教育(单月+4.3%)表现突出,得益于价格上涨和大学支出。保险也连续第24个月增长,增幅为1.6%。
在墨尔本的F1大奖赛和其他重要体育赛事推动了娱乐(+1.4%)和餐饮(+1.2%)的增长。
家庭用品(+0.1%)的增长较为温和。交通和机动车支出也均增长0.3%。
与一年前相比,保险(+15.3%)、教育(+12.7%)、医疗(11.9%)和家庭服务(+9.2%)是增长幅度最大的类别。
受油价下跌的影响,交通(-3.3%)最弱。食品和饮料(+2.0%)、公用事业(+2.7%)和酒店(+3.6%)的增长也低于整体HSI指数。
联邦银行预计在储备银行进一步降息的推动下,2025年消费将复苏。
然而,美国宣布征收关税在加剧全球不确定性,会拖累复苏。
*以上内容系网友YOYO丫米自行转载自CityDiscount都市折扣,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亿忆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support@yeeyi.com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