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立陶宛这个国家,很多人可能对它都没有太多的了解。毕竟作为一个只拥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其存在感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可就在近些年来,它却做了不少“显眼”的事情,其“名声”也有所提升。
1991年,我国和立陶宛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自此以后,双方在各个方面的来往就多了起来,关系发展也比较顺利。
后来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帮助立陶宛将国内生产的粮食、木材等产品,运送到中国以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了立陶宛的经济发展。
而中欧列班的开通,更是进一步降低了货物运输的成本,还能更快将东西运输到目的地。可以说,不出意外的话,立陶宛的经济发展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能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只可惜立陶宛看不到更远的未来,它所关注的,是当下能获得多少利益。
因此在2021年的时候,立陶宛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那就是在首都维尔纽斯设立所谓的“台湾代表处”,公然违反“一中”原则。
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立陶宛甘愿冒险这么做,自然也是要有所图谋的。它图谋的就是台湾承诺会花费数百万欧元建设半导体园区,同时还会追加上千万欧元进行技术采购。
当然,如果只是台湾的承诺,那立陶宛的政客们或许还要犹豫一下,但是有了美国为此“担保”后,那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就这样,立陶宛相信了这个能给自己带来巨大利益的“芯片梦”。
然而还没等这个梦变成现实,立陶宛就先迎来了自己造成的恶果。我国将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更改为代办级,立陶宛驻华大使因此遭到驱逐,相应的,我国也召回了驻立陶宛大使。
而且既然立陶宛先撕破了脸,那么其曾经享受的各种便利自然也要收回。
立陶宛的对华出口受阻,其占据的市场逐渐被其他国家或地区所替代,之前在运输方面帮了大忙的中欧列班也有一条线路改道,不再经过立陶宛首都。可以说经此一事,立陶宛的经济受损相当严重,但是一想到台湾给出的承诺,这些损失也都不算什么了。
但现实却很残酷,台立双方签署的半导体合作协议,因为立陶宛无法提供63兆瓦电力供应,同时在土地的审批上也一直拖延,所以协议迟迟未能履行。立陶宛这下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两头都没顾上。
于是2024年立陶宛新总理就主动提出,要改善与我国的关系。但与此同时,他也没放弃继续和台湾来往,希望对方能尽快兑现建厂的协议。这种想两边吃的心理,未免有点太不现实。
无论到什么时候,“一个中国”原则是绝对不会变的,立陶宛想要对这个问题含糊带过,显然是不可能的。
当初立陶宛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不惜赌上自身未来的经济发展,结果却是落得一场空,美台都不愿意为此事买单,最终承担代价的,还是立陶宛自己。从中可以看出,想要在台湾问题上动脑筋,扭曲事实,最终结果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以上内容系网友跟着地图走自行转载自围炉史馆,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亿忆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support@yeeyi.com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