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帝国数据库公司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4月,日本将迎来今年物价上涨的高峰期,预计将有超过4000种商品涨价。
这一消息无疑给日本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报道,4月份日本国内涨价的商品种类将多达4170种。
其中,涨价最多的是调味料,预计有2034种产品将提价;其次是酒水和饮料,有1222种产品涨价;
加工食品将有659种涨价,乳制品也将有约197种产品提价。
从涨价幅度来看,食用油价格将上涨7%-11%,酒水类将上涨3%-12%。
例如,日本朝日、三得利、麒麟等四大啤酒企业的产品都将相继涨价。
此外,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如酸奶、香肠、速食米饭等也都将涨价。
除了食品类,抽纸、厕纸等生活用品也将涨价。
另外,吉野家、麦当劳等快餐店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如吉野家一碗牛肉盖饭的价格将从450日元涨到480日元。
随着食品和生活用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日本国民也分享了自己的节约方法。
在街头采访中,一名女子表示;“平时会在超市购买当地种植的蔬菜,因为新鲜而且价格也便宜。”
一位20多岁的妈妈则表示:“购买蔬菜和肉的时候,会在不同的超市买,而且一般会大量购买肉然后冷冻起来。”
另一名女子表示:“在购买食材之前会先计划好菜单,会尝试将剩菜剩饭用于其他食物,这样在吃饭时就不会浪费任何东西。”
一名60多岁的女子称,会在网上搜索并收集信息找到价格最低的地方购买商品,因为传单上会连续出现2、3天,我会比较价格,然后去购物。
去店里时会记下感兴趣的商品,制作自己的购物清单。
此次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日元贬值导致进口商品成本上升,这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日元兑美元汇率持续跌破160大关,创34年来新低,这使得进口依存度高达63%的日本食品工业陷入成本困境。
以小麦为例,日本政府2025年度预计采购价较2020年上涨89%,但日元贬值使实际成本增幅达到127%。
这种汇率贬值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叠加效应,正在吞噬企业的利润空间。
其次,人工和物流成本的上涨也加剧了企业的负担。日本食品制造业正面临“用工荒”与“老龄化”的双重打击。该行业员工平均年龄达48.6岁,20-30岁年轻劳动力占比不足15%。
为维持生产,企业不得不提高小时工资,这导致人力成本上升,并通过供应链层层传导,最终体现在终端价格上。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链紧张也对日本物价产生了影响。
例如,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作物减产,如橄榄油和可可豆等,相关食品和饮料的价格已经连续上调。
这些不可预测的天气因素对食品供应链产生了显著影响,进而影响了商品价格。
物价上涨对日本民众的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对于普通家庭而言,食品支出通常占据家庭预算的较大比例,因此食品涨价无疑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的背景下,民众的收入增长可能无法跟上食品价格上涨的步伐,这将进一步加剧他们的生活困境。
不少消费者已经开始改变购买习惯,寻找更便宜的商品和替代品,以应对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
据日本专家分析,未来物价特别是食品的价格上涨趋势还将继续。
華人网客服咨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说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网络其他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权,原创作者烦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微信:xinshuo20122015
*以上内容系网友平南自行转载自东京在线,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亿忆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support@yeeyi.com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