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亿忆app
新闻

减税狂欢!澳洲,开始万亿0奔

3 天前来源: 澳洲财经见闻views547分享到:
6收藏1条11赞

共2152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前言

当澳大利亚财政部长吉姆·查默斯(Jim Chalmers)3月25日在5月的选前预算案中宣布"适度而有意义"的减税政策时,他或许正在为工党编织一张政治安全网。

然而,在这份被贴上"生活成本救援计划"标签的预算背后,一个更危险的剧本正在上演:

澳大利亚的国债雪球正以历史性速度膨胀,而所谓的减税政策不过是给这颗定时炸弹安装了一个更华丽的倒计时显示器。

选举季的减税狂欢

根据预算案,从2026年起,年收入4.5万澳元以下的纳税人将享受税率从16%降至15%的优惠,次年进一步降至14%。

这看似每年536澳元(每周10.3澳元)的"蚊子肉",在大选前夕看起来更像是工党精心设计的政治筹码。

财政部长查默斯强调,这项价值171亿澳元的五年计划需要与第三阶段减税相结合,声称"普通家庭四年内将增收1.5万澳元"。

但反对党财政发言人安格斯·泰勒(Angus Taylor)一针见血地指出,每天70cents的减税无法解决工党执政期间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问题,这是用纳税人的钱进行的选举贿赂。

数据显示,尽管减税规模看似庞大,但分阶段实施的设计使其在2027年前难以产生实际效益,这恰好与工党可能面临的下一届选举周期完美错位。

更值得品味的是,政府同步推出多项"生活成本套餐":85亿澳元医疗补贴、18亿澳元药品补贴、69亿澳元电费折扣等等。

这些短期止痛剂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政治方程式:选票=现金补贴+税收优惠。

但正如悉尼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James Morley所言:"当政客们开始派发现金时,往往意味着他们正在透支国家的未来信用。"

万亿澳元时代的财政裸奔

在这份充满乐观主义的预算案背后,一组数字揭示了令人不安的真相:

2024年赤字达276亿澳元,较去年158亿盈余出现戏剧性逆转

未来五年累计赤字1,795亿澳元,若计入预算外支出则高达2,830亿

净债务/GDP比率明年预计将突破37%,较去年预测上升2个百分点

联邦总债务将于2025年突破1万亿澳元大关

债务利息支出将在十年内增长300%,成为财政最大黑洞

这些数字勾勒出的画面,完全颠覆了查默斯所谓"经济正在转机"的叙事。

更令人警惕的是,政府采用了颇具争议的会计手段,将1,039亿澳元支出列为"预算外投资",包括国家宽带网络(NBN)的30亿注资、清洁能源基金的210亿拨款等。

这种财务算法使得真实赤字被系统性低估,他们正在用会计花招掩盖财政失控的现实。当然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澳大利亚这样做而已。

不可持续的支出狂潮

预算案暴露了澳大利亚财政体系的结构性裂痕:

支出增速失控:

2024-25财年实际支出增长6%,是经济增长率(1.5%)的四倍。这种差距在和平时期极为罕见,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况还是1990年代经济衰退期。

福利支出黑洞:

国家残障保险计划(NDIS)成本从今年的472亿飙升至2029年的630亿,增速达33%,远超GDP增长。

税收依赖陷阱:

尽管个税和企业税因资源出口繁荣激增,但2024-25财年支出增速(8.7%)仍高于收入增长(7.2%)。

生产率困局:

除取消部分竞业禁止条款外,预算案缺乏实质性改革。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已降至0.6%的历史低位。

这些数据印证了经济学家Saul Eslake的判断:"澳大利亚正在经历财政荷兰病——资源繁荣带来的税收快钱,掩盖了支出纪律的全面溃败。"

比疫情更危险的财政扩张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前支出增速甚至超过了疫情期间的紧急状态:

2024年名义支出增速8.7%,高于2020年疫情刺激期的7.9%

联邦支出/GDP比率达27%,创1986年以来新高(疫情除外)

四年累计新增支出1,120亿澳元,超过联盟党执政最后四年的总和

这种在非危机时期的财政扩张史无前例。它不仅加剧了澳大利亚已经高企的债务水平,也引发了关于国家财政可持续性的广泛担忧。

与疫情期间的紧急支出不同,当前的财政扩张缺乏明确的退出机制,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政策选择。

这不仅让市场参与者对国家未来的财政状况感到不安,也加剧了澳大利亚经济面临的长期风险。

我们的后代将对什么买单?

预算案描绘的"十年恢复盈余"路线图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即便按照最乐观预测:

到2034年,国债利息将吞噬教育预算的60%

老龄化成本:未来十年老年护理和医疗支出将额外增加2,300亿澳元

气候变化账单:据德勤测算,实现碳中和目标需年均投入GDP的2%

所以更现实的场景是,今日的减税红利将化作明日年轻人的税务噩梦——要么承受更高的税率,要么面对崩溃的公共服务体系。不过毕竟澳大利亚还是那个坐在矿山上的国家。

谁在导演这场债务狂欢?

这场财政危机的根源深植于澳大利亚的政治生态:

选举周期绑架:

工党在预算中塞入300亿"生活成本套餐",自由党则誓言扩大国防开支至GDP的2.5%,双方都在用未来换取当下选票。

既得利益固化:

NDIS、老年护理等领域的利益集团已形成强大游说力量。仅NDIS供应商过去五年就增加23万家,构成庞大的政策阻力集团。

改革勇气缺失:

两党均回避税制、福利、能源等领域的深层改革。GST税率20年未变,而OECD国家平均已从15%升至19.6%。

澳大利亚还有退路吗?

当然,永远都会有解决的办法。美国已经开始,澳洲会跟上脚步吗?

要避免坠入债务深渊,可能需要一场财政制度的革命:

宪法级财政规则:仿效瑞士"债务刹车"机制,立法规定赤字不超过GDP的0.5%

支出审查核弹:对NDIS等超支项目启动严格审计,砍除低效支出

生产率:将AI技术应用、移民体系改革、基建审批提速列为国家安全事项

这些方案在政治上面临巨大阻力,但正如前总理基廷所说:"改革从来不是在玫瑰雨中完成的,它需要领袖敢于直面既得利益的枪林弹雨。"

结语

当查默斯宣称"预算让经济重回正轨"时,他或许忘记了一个基本经济规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今天减税的每一分钱,明天都会变成债务利息的子弹射向未来。

澳大利亚正站在历史性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沉迷于短期政治利益的糖衣毒药,还是开启痛苦的财政戒毒疗程?

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南半球这个幸运之国能否延续其经济奇迹,或是沦为又一个被债务浪潮吞噬的现代伊卡洛斯。

在这个人均负债即将突破10万澳元的国度,每个纳税人都该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愿意用子孙的未来,兑换今天的几分钱减税吗?

*以上内容系网友AUS贝小主自行转载自澳洲财经见闻,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亿忆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support@yeeyi.com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

责任编辑:suri
分享到:
6收藏11点赞

相关推荐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