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仅20岁的中国女留学生,在赴马来西亚求学的第五天,遭遇了一场精心策划的电信诈骗,最终不堪重负,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初来乍到,噩梦降临
李博雯,来自山东潍坊,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踏上了异国求学之路。然而,初到马来西亚的第五天,她接到了一个自称是“中国公安”的电话。
对方准确地说出了她的个人信息,声称她涉嫌参与一起导致老妇人死亡的命案,需要支付25.8万元人民币以证明清白,否则将面临跨国逮捕和至少一年的监禁。?
连续监控,精神崩溃
在接下来的四天里,诈骗分子与李博雯几乎24小时保持视频通话,对她进行实时监控和心理操控。他们利用她的恐惧和内疚感,持续施加压力,使她的精神状态日益恶化。最终,李博雯在极度绝望和不想连累家人的心理驱使下,从租住的公寓39楼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家人警觉,未能挽回
在受骗期间,李博雯曾写下500字的求助信寄给母亲。母亲收到信后,立即识破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试图联系女儿进行劝阻。然而,遗憾的是,她未能及时与女儿取得联系,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电信诈骗,防不胜防
近年来,针对海外华人的电信诈骗案件频发。诈骗分子通常冒充国内公检法机关,谎称受害人涉及刑事案件,要求汇款以证明清白。他们利用受害者对国内法律的陌生和对权威的信任,实施诈骗。此前,广东一名19岁的女大学生蔡某也因被电信诈骗9800元,选择自杀身亡。
留学生需提高警惕
海外留学生初到异国,人生地不熟,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在接到类似电话时,务必保持冷静,切勿轻信。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或与家人、朋友、学校取得联系,寻求帮助。此外,了解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陷入类似的骗局。?
针对留学生的诈骗层出不穷,甚至惊动了中国驻澳洲大使馆发出紧急提醒,此前我们曾报道:
留学圈惊现假学费催缴邮件,
信息泄露背后的骗局曝光!
最近,留学圈的朋友们炸锅了,尤其是UNSW(新南威尔士大学)校友圈里,几乎所有人都收到了号称“催缴学费”的假邮件。这些邮件看起来真得很有迷惑性,连学校的名字和标志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乍一看,还真让人以为是学校发出的正式通知。
然而,细心的朋友们发现,这封邮件漏洞百出,暴露出它的真面目。
这封邮件漏洞百出,怎么这么不靠谱?
邮件里一个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UNSW”写成了“USNW”,这种明显的错误简直是在拿校友当傻子。
收件的朋友们表示,这样的失误简直离谱。打开邮件后,更多奇怪的细节开始暴露:逻辑不通,措辞生硬,还有怪异的链接和不合常理的“高端”设计,简直是低级模仿。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邮件精准地发送到了校友的邮箱,难道是信息泄露了吗?
诈骗者“筛选目标”的新策略
有网友分析,这封邮件的设计其实很有“套路”。虽然看起来粗糙,漏洞百出,但正是这种做法可以帮助诈骗者筛选出真正的“潜在客户”。换句话说,那些能识破邮件漏洞的人,可能根本就不会成为他们的目标;而那些没细心察觉到的人,反而可能掉进了骗子的圈套。虽然邮件的粗糙让人不忍直视,但它背后透露出的是一种高明的筛选技巧。
更有网友调侃:“这不就是‘缅北诈骗园区’进军留学市场的预热活动吗?!”
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假邮件不仅出现在UNSW的校友圈,甚至包括塔斯马尼亚大学(UTAS)等偏远地区的校友,也在邮件的受害者之列。
有一位网友爆料,自己收到的邮件还附带了一个奇怪的下载链接,点击后直接跳转到一个不明的网站。“‘本地下载’的链接谁敢点啊!”网友直言,这种钓鱼链接实在让人毛骨悚然。
面对这种情况,有网友提议直接联系学校,要求学校发布警告邮件,提醒校友们警惕类似的诈骗行为。虽然大家调侃“缅北诈骗园区”要开始招揽留学生了,但背后暴露出的却是信息泄露和数据安全的问题,绝不是一件小事。
从这次的假冒学费邮件,到伪造学校官网,再到精心筛选目标受害者,可以看出,这些诈骗者不仅有耐心,还有策略和手段。尤其是在如今信息泄露的时代,个人数据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信息一旦泄露,就会给这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危害更大。
而大使馆就在这两天就紧急发出了警告!
给留学生的警示:多留个心眼,别让骗局得逞
所以,亲爱的留学生和毕业生们,再次提醒大家,务必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便点击陌生链接,也不要轻信“高大上的”邮件。
如果你收到了类似的邮件,最好直接与学校确认,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谨慎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此次悲剧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和防范的重要性。希望广大留学生和家长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同时,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电信诈骗的宣传和打击力度,共同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
*以上内容系网友风平浪静自行转载自澳洲红领君,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亿忆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support@yeeyi.com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